晋江市英林中学心理辅导中心
 
 

用户登录

咨询中心

[ 首页 ┊ 退出 ]
篇一 疫情下的心理防护
字体大小-【 】视力保护色 -【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2020/3/5 17:13:36 

应对恐慌情绪第一步,是承认和理解自己的“恐慌感”。

其实,在危机中“恐慌感”是有价值的,它会提醒我们应该花精力保护自己。举个例子,原始人类在丛林里觅食,因为恐慌情绪的警示作用,当面对老虎等大型食肉动物,才能及时逃跑。焦虑、恐慌情绪对我们有很大的保护作用,你体验到适度的焦虑和恐慌是正常的,也是健康的。如果你觉察自己的“恐慌感”过度了,没关系,继续往下看。

 

应对恐慌情绪第二步,控制负面信息的摄入

人脑好比一台运行内存有限的电脑,当信息过多,超出大脑能处理的容量时,焦虑随之而来。当我们看了太多的负面消息,体验了太多的不安、焦虑和恐惧,这些情绪会蔓延。

你需要限制自己阅读负面新闻的时间,同时选择靠谱的信息源。也许有的人每天都会关注确诊人数是否上升,不妨多看看那些积极的消息

 

应对恐慌情绪第三步,把未知变成已知

对新冠病毒一无所知时,我们容易在头脑里过度想象而带来焦虑、恐慌。

新冠病毒的病死率比2003年的非典SARS低,只有在湖北武汉的患者较多出现重症,其他地区患者多是轻症。传播方式目前主要通过打喷嚏或咳嗽时的飞沫传播,或通过接触患者的分泌物传播。戴口罩和勤洗手就能有效避免以上传播方式。

病毒流行病不是今年才有,如果我们回首人类的历史,这种生物风险一直伴随着我们。14世纪欧洲鼠疫即黑死病,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1976年非洲埃博拉病毒,2003年中国非典……

 

如果你想对病毒多一些了解,推荐你一部很直观的纪录片《神秘旅行 细胞内部之旅》,一部科普片硬是拍出了好莱坞大片的感觉。

理查德·普雷顿在描写埃博拉病毒缘起的《血疫》中说,随着人类技术的进步与对自然的加紧开发,我们似乎闯入一个神秘黑暗的禁地,那些原本与人类相安无事的病毒,由于其原本动物宿主被消灭,或者被当做人类维系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物资源,于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人类,作为新的宿主。

可以说,人类在发展经济时以牺牲生态平衡为代价。

 

《自然》(Nature)杂志曾在2008年做过统计,当今新出现的传染病中,有60%是人畜共患,其中72%又是以动物为宿主的病原体引起的。

埃博拉病毒爆发,源于当地原住民捕食一只黑猩猩,非典始于广东人把野生果子狸搬上餐桌,这次的新冠病毒同样也和野味逃不开。

因此,拒绝吃野味是我们接下来能做好的,更重要的是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善待自然!

 

不知道最近你是否会不自觉想起一些医护人士受伤甚者献出生命的画面,想起疫情中的悲伤故事,或者睡眠质量变差,没什么胃口?也许你有可能产生“替代性创伤”。同理心强、共情能力强的人,更容易出现替代性创伤。

 

三个标准可以帮助你判定,自己是否属于替代性创伤的“易感人群”:

  1. 对这些悲伤的故事有长时间、近距离的接触
  2. 你出现了焦虑情绪,还经常会回想起这些伤心的画面
  3. 这种情绪在日常生活里一直持续很长时间

 

可以借鉴一下替代性创伤的治疗方法来管理自己的情绪:当头脑里不自觉出现这些让你感到悲伤的画面时,在脑子里把这个画面固定,并且给这个画面加一个电视框。

想象自己手里拿着这个电视的遥控器,可以放大、缩小这个画面,也可以拉远、拉近。最后,用想象中的遥控器把电视机关掉。

 
 心闻来源: 本站原创 点击:1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系统帮助 ┊ 技术支持 ┊ 返回首页
Copyright ©授权使用:   Powered by 心思路  All Rights Reserved.